4F 提問法

 4F 提問法是什麼?


4F 提問法亦稱 4F 引導思考法(英文:4F Method / 4F Model),4F 分別代表Facts, Feelings, Findings, Future。是由在世界各地進行培訓與教育工作的英國學者羅貴榮(Roger Greenaway 博士)提出的「動態回顧循環」(The Active Reviewing Cycle)反思引導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從不同層次的體驗和深入探討學習內容,影響許多從事引導體驗教育的工作者及教師。


根據愛丁堡大學的介紹,4F 提問法中 4 個「F」的提問重點為:


    Facts(事實):對事情的客觀描述。

    Feelings(感受):對情境的情緒反應。

    Findings(發現):你可以從中得到的具體學習。

    Future(未來):未來的應用與延伸思考。


這種提問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閱讀的文本,也能促使學生對學習歷程更深入的思考與討論。


4F提問法是什麼?


4F提問法進一步可以結合撲克牌進行反思活動,本文後續也將介紹相關應用。製圖:翻轉教育

4F提問法範例


4F 提問法有哪些實際的提問範例?以下《翻轉教育》也編譯這 4 種提問可以怎麼問。

Facts(事實)提問範例


透過不同角度觀察事情的樣貌:


    事件發生在哪裡?

    發生了什麼事?接著發生什麼事?

    有發生什麼意外嗎?

    故事中的轉捩點是什麼?

    最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什麼事對你的態度或行為影響最大?


Feelings(感受)提問範例


    感受|你經歷了哪 5 種感受?

    感受|大家感受如何?

    感受|關於⋯⋯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對比|你個人經歷過哪些高潮或低潮?

    參與感|什麼時候讓你最投入 / 沒有參與感?


    同理|您覺得誰正在經歷相似 / 不同的情緒?


    同理|如果你是⋯⋯,你的感受如何?


Findings(發現)提問範例


    為什麼成功 / 不成功?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

    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不做別的事?

    你的感受如何影響你所說和所做的事?

    有錯過任何機會或覺得後悔嗎?您希望多做或少做哪些事?

    有沒有任何回饋、意見、評價?


Future(未來)提問範例


    影響|對你產生了什麼影響?現在有什麼是已經改變的了?

    影響|對你的未來有何好處?

    選擇|你有哪些選擇?有哪些可能性?


    變化|您會採取什麼相同/不同的做法?


    計畫|你會如何應用這個知識?


    計畫|您想進一步探索什麼?


    計畫|怎麼樣能將所學應用在未來?


參考資料:Reviewing.co.uk、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4f 反思法與 ORID的異同


ORID討論法也是老師在教學中帶學生做討論時常使用的方法,以下用表格整理 4F 反思法與 ORID 焦點討論法之異同。

 


4F 反思法


ORID


提問根據


    Facts(事實)

    Feelings(感受)

    Findings(發現)

    Future(未來)



    Objective(客觀事實)

    Reflective(感受反應)

    Interpretive(詮釋意義)

    Decisional(做出決定)


相同之處


    從經驗最初的面貌出發,描述客觀事實再進入個人的主觀感受

    批判性檢視回顧和反思情境,同時思考如何在未來應用所學與知識


整理製表:林靖軒

4F 提問法可以如何應用於教學?


除了課堂教學、小組討論以外,學生進行閱讀、寫作活動時,4F 提問法也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反思、透過討論得到更多閱讀收穫。

閱讀教學


曾任小學教師的暢銷作家、閱讀教育工作者王淑芬老師在《親子天下》分享自己將 4F 提問法的概念簡化應用在繪本的討論題目設計的經驗。


「其最大優點是層次化,從記憶類的基本思考,到推論類高階思考都有,可以在設計討論題目時,有方向可循。也可以針對小讀者年齡,選擇要討論哪些層次的議題。」王淑芬老師也以繪本《這不是我的帽子》作為範例,依 Fact 我讀到、Feeling 我覺得、Finding 我發現、Future 我將來 分類舉例。詳細提問範例可參考〈以開放的心情使用 4F 提問法,逐步培養閱讀理解力〉一文。


曾獲教育部師鐸獎的新北市頂埔國小教師陳佳釧老師也分享:


    閱讀引導的討論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拓展思考;分享交流則能增進閱讀的樂趣,協助孩子成為更獨立且自信的學習者。


陳佳釧老師設計的「閱讀引導創意海報」,並提供 Canva 編輯檔,讓老師們可以直接張貼在教室中,成為教學時視覺化的輔助引導。立即免費下載:《閱讀引導創意海報:讀書心得、4F引導思考法、OREO思考法》


4F 提問法海報


4F 提問法海報。截圖自《閱讀引導創意海報:讀書心得、4F引導思考法、OREO思考法》

SEL 情緒教育


情緒與行為同樣是老師們時常需要引導學生反思的情境。在教育部近期頒布為期 5 年的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前, SEL 早已是許多學校與老師關注的議題。


國教署生命教育專業發展中心所分享的生命教育議題融入領域教學示例中,南投縣田豐國民小學教師簡登宏老師就運用 4F 引導思考法、我訊息等概念,設計「情緒大贏家」單元教案,將生命教育議題融入綜合活動領域,透過實際情境討論與學習單,引導學生自我覺察、感受情緒。


心得寫作


不論是閱讀心得、遊記寫作、會考作文或論證寫作,寫作能力的展現同時也是觀察力、感受力、思考力的表現。


4F 提問法很適合作為國小教師提供學生心得寫作、作文教學的鷹架,也是國高中學生在寫作前,可以針對學習歷程、文本或事件反思的架構。透過提問引導,學生能夠更有層次地理解內容,並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


搭配撲克牌!4F 提問法反思活動


此外,Roger Greenaway 博士也在官網中分享搭配牌卡來進行的學習模式(玩法 PDF 下載)。將 Facts、Feelings、Findings、Futures 加上代表可自由嘗試的 Joker,用撲克牌進行回顧反思,讓活動變得更有趣。


五種牌代表的意義分別如下:


    方塊(事實) ♦:經驗最初呈現的樣貌,事實與印象的混合。就像方塊(鑽石)的光芒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我們先注意到、感知到了什麼?


    紅心(感受)♥:側重於感受的經驗。這段經歷中蘊含了哪些情感與直覺?帶來了怎樣的感受?與過往的經驗有何相似或不同?這段經歷是新奇的、令人驚訝的、有趣的、沮喪的、不安的、鼓舞人心的,還是令人欣慰的?


    黑桃(發現)♠: 挖掘深層含義,探究故事邏輯。提出問題來尋找原因、解釋、評判與結論,例如:「為什麼結果會是這樣?」「為什麼你沒有……?」「是什麼讓你有這種感覺?」


    梅花(未來)♣:代表未來的成長,可能向多個方向發展。包括行動計劃、學習計劃、預測、做決策、練習、測試、演練、想像,甚至是夢想。我們該如何將所學應用於未來?


    鬼牌(Joker) :空白或百搭牌,代表自由。這個學習模式是對現實的簡化,提醒大家不要將這個學習模式誤認為現實。任何一種看見的方式,同時也是未能看見的方式。鬼牌則允許例外的存在,提供了自由嘗試與實驗的機會。


4F提問法鬼牌Joker


第 5 個 F (Freedom) 以鬼牌代表,使用方式就是隨心所欲。圖片來源:http://reviewing.co.uk/learning-cycle/joker.html


體驗教育工作者、華東康橋國際學校 KKLee 老師也在《翻轉教育》分享將 4F 反思引導法結合拼圖法第二代,應用於分組合作學習。依 4F 花色分組,並依序在不同階段由該花色專家學生,帶領成員彼此共同討論其共同體驗的經歷、心得、發現與看法。看更多:4F反思法引導討論!融入拼圖法第二代分組合作學習


4F反思法融入拼圖法


圖片來源:KKLee老師提供

4F提問法學習單下載


為了讓學生更有系統地進行 4F 提問法練習,教師可以設計 4F 提問法學習單,幫助學生在閱讀或討論時有清晰的思考架構。學習單架構可包含:


    主題

    4F 說明

    Facts(事實)的引導,例如:關於本書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Feelings(感受)的引導,例如:看完本書後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Findings(發現)的引導,例如:分享你覺得書中主角做得好或不好的地方,為什麼?

    Future(未來)的引導,例如:看完本書你學到了什麼?


除了《翻轉教育》也設計引導反思學習單幫助學生反思行為、處理人際衝突,應用 4F 引導思考法的提問要素,透過引導詞句,讓學生思考遇到人際衝突時,可以了解如何進行談話。


    下載學習單:用行為反思學習單教國小生人際關係


4F引導反思法應用學習單局部設計


行為反思學習單局部截圖。圖片來源:《情緒教育教材:用行為反思學習單教國小生人際關係》


更多引導思考法,可參考「教師必知的思考工具包」


除了 4F 提問法外,教師還可以運用更多思考工具來幫助學生提升思考力,並應用在閱讀理解、專題探究、課程安排、創意發想、目標設定、生涯規劃等領域。


教師必知的思考工具包目錄


「教師必知的思考工具包」目錄。圖片來源:翻轉教育


歡迎參考《翻轉教育》最熱銷的教師 KIT 包——「教師必知的思考工具包」,幫助教師設計更有效的課堂活動,讓學生的學習更順利又深入。


    免費試閱:教師必知的思考工具包目錄與試閱


教師必備的思考工具箱


點擊前往了解


延伸閱讀


    行為反思學習單:情緒教育教材教國小生人際關係

    六頂思考帽學習單範本:培養思考分析力! 附講義、小卡

    林怡辰:【考試自我反思表】引導孩子超越過去的自己


施雲心 施雲心


施雲心


親子天下


離開公校第一線教育工作後,希望用文字、視覺設計和鬼點子的力量,追求更好的教育未來。現職|親子天下會員經營與訂閱中心經理。獎項|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媒體素養獎、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學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士。專業|SEO內容策劃、數位敘事、插畫設計,具國民小學教師證。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試閱 立即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ORID焦點討論法是什麼?讓教學和團體合作都更有效率的運用方法。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ORID焦點討論法:學習單與應用範例教學

108課綱注重閱讀素養能力,期待學生能夠運用統整與思辨力,進行有效閱讀。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閱讀全攻略!4大閱讀好處、3個有效閱讀策略完整解析

圖片來源:翻轉教育教學資源

學習單設計大集合!學習單模板與多種主題範本下載分享

ChatGPT怎麼用?中文使用和10種老師應用教學。截圖自 ChatGPT官網

ChatGPT怎麼用?中文使用和10種老師應用教學

學習策略全解析!學會「怎麼學習」,掌握有效學習的關鍵技巧與教學應用。shutterstock

學習策略全解析!學會「怎麼學」:學習技巧與教學應用


    文章/專題 課堂教學 


ORID焦點討論法:讓教學和團體合作都更有效率


ORID焦點討論法是什麼?許多老師會應用ORID焦點討論法帶學生進行討論,或設計學習單、PTT簡報。本文整理ORID焦點討論法的應用與教學範例,以及ORID能如何運用在閱讀、寫作、學習歷程等不同面向上。

ORID焦點討論法是什麼?讓教學和團體合作都更有效率的運用方法。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ORID焦點討論法是什麼?讓教學和團體合作都更有效率的運用方法。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 林靖軒 


2023-05-04 15:50 更新:2024-11-08 16:55


本文重點摘要


    ORID焦點討論法是什麼?

    ORID應用:焦點討論法

    ORID範例:焦點討論法在學校的應用

    ORID案例:焦點討論法的實踐技巧

    ORID學習單、焦點討論法PPT簡報下載


ORID焦點討論法是什麼?


ORID焦點討論法(焦點討論法英文:Focused Conversation),其中 ORID 的意思是將提問分成客觀事實(Objective)、感受反應(Reflective)、詮釋意義(Interpretive)、做出決定(Decisional)等 4 個層次的溝通方式,透過 ORID 焦點討論法,讓討論能透過引導適當聚焦。


層次


意義


提問可能


客觀事實(Objective)


了解外在客觀事實,掌握主題焦點


    你看到了什麼?


     發生了什麼事?


感受反應(Reflective)


喚起對主題的情緒與感受。重視接收到外在訊息後引起的聯想等直覺反應


    主題的感受是什麼?

    (開心/難過/憤怒/驚訝)


    你喜歡哪些地方?不喜歡哪些地方?


詮釋意義(Interpretive)


將客觀事實與感受連結自己的生活經驗,產生想法,分析意義


    是什麼讓你有這些感受?


    這件事情讓你想到了生活中哪些經驗?


做出決定(Decisional)


結合以上 3 層次的觀點,提出決策與行動可能


    接下來可以做的行動或改變是?


整理製表:林靖軒、翻轉教育  


4F 反思法也是老師在教學中帶學生做討論時常使用的方法,以下用表格整理 4F 反思法與 ORID 焦點討論法的異同。

 


4F 反思法


ORID


提問根據


    Facts(事實)

    Feeling(感受)

    Finding(發現)

    Future(未來)



    Objective(客觀事實)

    Reflective(感受反應)

    Interpretive(詮釋意義)

    Decisional(做出決定)


相同之處


    從經驗最初的面貌出發,描述客觀事實再進入個人的主觀感受

    批判性檢視回顧和反思情境,同時思考如何在未來應用所學與知識


整理製表:林靖軒、翻轉教育  


ORID焦點討論法是什麼?


ORID 焦點討論法的提問架構。整理製表:林靖軒、施雲心

ORID應用:焦點討論法


ORID 焦點討論法簡單的提問架構,能從經驗感受串聯到最後的決策與行動,讓這種討論法應用層面廣泛。


ORID焦點討論法範例 焦點討論法在學校的應用 課程 引導 問題設計


ORID 焦點討論法的應用範圍廣泛。整理製表:施雲心


此外,ORID 焦點討論法重視提問帶來的集體思考效益,在團體中意見想法不同時,透過 ORID 能確實加深對話品質,避免忽略成員感受,以及將觀點描述為個人意識形態的表達,做決定時則能集結成員們的智慧。


ORID焦點討論法可以應用在哪些地方?例如:


    學校師生對話

    課堂分組討論

    職場輔導與回饋

    會議回顧與討論

    自我反思心得記錄

    家庭親子對話

    人際關係衝突解決


以下將會介紹 ORID 焦點討論法在學校、課堂上的應用方法,加入翻轉教育即可下載相關教案資源。

ORID範例:焦點討論法在學校的應用


ORID 焦點討論法在學校可應用於:


    課程引導問題題目設計:在課堂開始前引起動機或課堂結束前回顧學習,老師可以帶入 ORID 設計提問帶領同學用不同的角度思考。

    學習歷程:同學撰寫、整理不同活動的反思心得,可以從客觀、主觀、意義詮釋、做出等不同面向切入,反思所學。

    寫作:將 ORID 4 層次應用於寫作,可以使文章架構與鋪陳更加完整。

    閱讀:找出書籍、文章中與 ORID 相關的句型,幫助同學更有脈絡地了解內容。


ORID用於問題題目設計範例


曾在台南永康國中任教的老師沙寶鳳曾為文分享在課堂應用 ORID 設計題目的經驗。她以小林村事件為例,從環境議題切入,探討土地開發造成的土石流問題、社區參與等議題。


在客觀層次,先讓同學閱讀小林村滅村始末文本,再播放八八風災紀錄片,同理倖存者感受。接著讓同學討論身為居民應注意的事項、災後如何從旁協助,同時將議題連結生活,請同學分享最近一次因自己行動讓他人受益的經驗是什麼。


ORID 的應用能強化師生間的互動。老師從專家化為引導者的角色轉換,讓同學們透過提問引導,探索核心知識。

ORID用於學習歷程範例:


辦過多場科系探索工作坊的啟夢創辦人許匡毅分享,學生撰寫學習歷程檔案可應用ORID焦點討論法做自我探索,思考生涯方向。


許匡毅 ORID用於學習歷程


2020親子天下教育創新國際年會上,許匡毅分享學生可應用 ORID 自我探索。曾千倚攝


他曾在親子天下國際年會分享學生應用 ORID 自我探問的可能歷程:


    「在期末成果發表時(客觀)我察覺跟別人溝通協調時我很有成就感(主觀感受)我也發現原來我是喜歡溝通協調的(發現),因此我決定朝向和人群相處的生涯方向(決定)。」


經過提問與反思更認識自己,也摸索屬於自己獨特的學習歷程。(延伸閱讀:學習歷程怎麼寫?大學教授:寫自己就對了)


 

ORID案例:焦點討論法的實踐技巧


以下介紹 ORID 課堂教學案例。2022 年南韓傳出梨泰院萬聖節踩踏事件,高雄七賢國中蔡思怡等多位老師便應用 ORID 4步驟,帶學生分組討論黎泰院事件。


ORID案例簡報:焦點討論法的實踐技巧


高雄市立岡山國中謝侑真老師製作影片、ORID 學習單,與多位老師一起共創人潮擁擠求生演習課,讓嚴肅的防災教育議題更容易討論。圖片提供:蔡思怡老師


進行 ORID 討論法前,老師播放梨泰院踩踏影片,並請同學閱讀文章,了解事件發生的情況與始末,並帶入ORID討論。ORID 討論4步驟如下:


    步驟 1:在客觀及事實(O)部分,帶領同學回想剛剛看過的影片和文章,「記得哪些畫面或影像?」

    步驟 2:接著激起同學們的感受及反應(R),請同學分享「影片的哪些畫面還帶給你什麼其他感受?」

    步驟 3:邀請同學們從客觀觀察、主觀感受提出自己的詮釋和看法(I),分享「影片中存在哪些問題,導致踩踏事件?指出這些問題,對你產生什麼影響?」

    步驟 4:討論決定及行動(D):「對於未來參加各項大型活動時,你事先會採取的行動準備有哪些?遇到突發狀況,你會有哪些行動?」


討論之後,老師也設計摺報紙體驗,讓同學感受身體的平衡。兩人一組站在報紙上,將報紙對摺後繼續站在同張報紙上,看哪位同學能在報紙上維持平衡。另外,她也教導同學演練踩踏自救 3 動作,模擬製造更多呼吸空間的姿勢。


想看岡山國中謝侑真、五福國中洪薏婷、正興國中王姿雅、陽明國中黃鈺婷老師運用ORID的教學分享,可參考此篇文章:【梨泰院踩踏事件】悲劇不止於閒聊!台灣老師設計給孩子的人潮擁擠求生課。


 

ORID學習單、焦點討論法PPT簡報下載


《翻轉教育》教學資源專區中,也有提供 ORID 學習單與焦點討論法 PPT 簡報下載。


ORID學習單


翻轉教育提供ORID學習單供老師下載使用。圖片來源:《ORID 討論法、有效溝通學習單 提升思辨與表達!》


ORID 討論法學習單資源包內含 ORID 討論法說明表,老師能先帶領班上同學認識 ORID 討論法,以及 ORID 所代表的意義,再透過資源包內的學習單,實際透過議題、故事操作或穿插應用於課堂當中。


ORID 討論法、有效溝通學習單 提升思辨與表達!圖片來源:翻轉教育


    教學資源下載: ORID 討論法、有效溝通學習單 提升思辨與表達!


搭配ORID討論,最後完成的教師節卡片獎狀創作。圖片來源:翻轉教育


貝拉教師日常結合製作教師節卡片和 ORID 討論法,老師可以帶著孩子在班上動手製作簡單有趣的教師節兌換券和卡片,再搭配 ORID 讓孩子回想與老師在校園中的點滴,練習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學習,最後透過頒發專屬老師的獎項,了解老師在孩子心中的樣貌。除了增進師生關係,孩子也學習用不一樣的方法表達對老師的祝福和感謝。


    教學資源下載:【教師節卡片DIY範本】 給老師的祝福兌換券x獎狀創作


歡迎加入翻轉教育365訂戶,一天 1 元即無限暢讀每天不斷更新的優質教育文章、無限次下載每週新增的教學資源,並享有免費報名「翻轉教育研習活動」每年至少 6 場線上研習資格,與其他 1 萬多名教育工作者和關心教育的人一起共學,教得更好、活得更快樂!

 

為教育工作者設計的思考法工具包!


翻轉教育最新推出!「教師 KIT 包──教師必備的思考工具箱」簡介 30 種思考框架方法,以及在 6 大教學情境中的 40 種應用範例,並提供空白模板學習單,以及可編輯 Canva 範本,給老師多樣的教學策略、靈感與實用資源。除了可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統整分析與創意思考等多方面能力,也可應用於專項工作任務及生涯規劃等面向。


    馬上了解》教師必備的思考工具箱


教師必備的思考工具箱!30種思考法X6大教學情境X40種應用範例。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延伸閱讀


    資源下載》ORID 討論法、有效溝通學習單

    如何讓分組作業更公平?分組心聲大公開,改善分組痛點

    用心智圖、六頂思考帽,帶學生學習換位溝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powersh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