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藝與Microbit的結合,利用微控制器Microbit來為使用樹木廢材製作的工藝品增添互動性和科技感。科技與傳統工藝的跨域融合,鼓勵資源永續利用,並將自然元素與創新技術結合,創造出會動、會響、會發光的藝術作品。
核心概念
科技與工藝結合:將Microbit等微型電腦、感測器與傳統樹藝工藝結合,例如讓用樹廢料製作的貓頭鷹能發出叫聲,或讓其他作品具備燈光和動作效果。
永續發展:透過使用樹木廢材來創作,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並推廣「責任消費與生產」(SDG12)。
STEAM教育:透過此計畫,讓學生能夠學習到程式設計(M)、電子學(E)、工程學(E)、藝術(A)和數學(M)等跨領域知識。
具體應用範例
互動裝置:製作能對聲音或動作做出回應的裝置,如拍手牛頭、語音辨識燈光等。
模擬自然現象:利用馬達模擬蝴蝶飛舞的動作。
環境監測:利用Microbit內建的感測器(如溫度、光感應器)記錄環境數據,並在作品中呈現,例如記錄樹木周遭的環境變化。
資料視覺化:將收集到的環境數據透過折線圖或條形圖等視覺化方式呈現。
樹藝與micro:bit魔幻交織 絢麗科技與精湛工藝的華麗交響
將樹藝與智慧生活科技結合,打造工藝AI,展現傳統工藝的延展性與多樣性。
綠工藝再生之美為目標,還注入了AIoT以及循環工藝的創新元素,設計出了一系列別具匠心的「智慧工藝」。
酷炫猪:bit、智靈鳥:bit、歡樂蛙:bit、歡樂猪:bit、蓪草迷彩燈:bit以及先知鳥:bit
科技與工藝的視覺盛宴-《樹藝與Micro:bit魔幻交織
結合了micro:bit微型電腦技術與多位工藝大師的精湛作品,帶來科技與工藝的完美融合。
路邊的種子中發現藝術之美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開始注意到周遭路邊的各種種子,對這些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們逐漸發現,原來平時不經意間忽略的種子,也能成為美麗的藝術品素材。
他們對於工藝師巧手匠心的創作能力感到由衷的佩服,並深刻體會到工藝創作的精湛技術與創意。
學生們在共學過程中,不僅技術知識和創意思維得到了提升,更展現了對永續發展的承諾。
參與計畫的學生不僅瞭解到科技應用,還要考慮對未來環境的影響。
因此,每一個作品從設計到實踐,皆能兼顧科技創新以及循環工藝的精神,落實推動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和SDG11(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提升了學生的科技素養,更激發了創造力,並有機會和工藝師跨域學習,提升學生的手做以及美學素養,更促進了社區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推動SDG4(優質教育)和SDG17(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創新工藝的發展,顯示了科技與工藝結合的可能性,為全球永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的實踐樹立了榜樣。
共同開創科技與工藝的未來,為地球創造更加美好、永續的明天。
體驗到如何在路邊的種子中發現藝術之美,感受工藝巧手匠心的無限魅力。
- 婉玉老師的玉米葉人偶:作品優雅細緻,巧奪天工,展現出傳統工藝的無限魅力。
- 李永謨老師的樹藝作品:結合micro:bit,將科技與自然巧妙融合,呈現出別具一格的藝術風采。
- 秀婍老師的傳統纏花與工藝種子飾品:精緻美麗,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 學生團隊創作的互動裝置:包括音樂盒、拍手牛頭、語音辨識燈光、蝴蝶飛舞等,趣味無窮,讓觀眾體驗到科技帶來的樂趣。
臺灣樹藝再生之美李永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Yb97lgDV0
樹藝:生命的重生、樹生命「特性力量」的發揮。
啟動顯示HAPPY圖示
按下LOGO顥示:Welcome to Tree-Art Workshop!
拍掌顯示:'I am Lee, Yung-Moo.
按下A鍵或Pin0,隨機顯示1-6其中一個數字。
按下B鍵或Pin1,播放音樂。
按下Pin2顯示ANGRY圖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z4IQo8R1wI&t=1s
https://cheng-min-i-taiwan.blogspot.com/2024/01/microbit-python.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JbG8y0amg&t=128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